警惕!冒充身份类诈骗套路解析
所属分类:仿冒身份 阅读次数:2167 发布时间:2024-07-15

冒充身份类诈骗目前已成为电诈案件高发的“重头戏”,尽管在防骗宣传的大力普及下,广大市民对这类骗局已经形成相对的“免疫力”,但在诈骗套路的不断更新变化中,骗子角色扮演的套路越来越深,让人防不胜防,以下几种冒充身份类骗局套路解析,请大家提高警惕,如遇可疑情况可拨打96110咨询。
冒充“京东”等电商客服
骗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到公民个人信息,再利用“+、00”开头的境外号码等固定电话或手机冒充京东客服,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。
骗子以“受害人不注销京东白条会影响个人征信”等理由,诱导受害人下载一些能屏幕共享的视频会议APP,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,引导受害人到借贷平台进行贷款。
当受害人将借贷app中的额度全部提出,再以“中间账户”“降低利息”“注销要求”为借口,让其将款项转到指定银行账户,从而实施诈骗。
冒充公司老板
骗子通过投资理财、财务交流、公司内部等微信、QQ群或电子邮件,传播名为“2023企业个人最新版所得税缴纳标准”、“电子发票”等压缩文件(打开后文件内容均为空白,实际系木马病毒)。
一旦财务人员点击下载并解压,电脑即被植入木马病毒,骗子可通过病毒获取电脑后台权限,实现截屏、录屏、监控等方式,“观察”公司财务转账及内部交流情况,伺机作案。
待时机成熟后,骗子就会制造卡机、黑屏,并远程控制受害人电脑端微信(QQ或钉钉),删除老板真实聊天账号,添加“克隆”账号(使用相同头像及昵称),进而“指挥”公司财务进行转账。
冒充公检法
骗子自称是“公安机关民警”能准确说出你的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取得你的信任。谎称你名下的银行卡涉嫌洗钱、诈骗等,要求你配合调查。
利用公检法威信力击破受害人的心理防线,使其陷入恐慌,失去判断。通过聊天工具发送逮捕证、通缉令等材料,还会发来警察办公等视频,进一步击溃受害人的心理防线。
以配合各种调查为由,循序渐进向当事人索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信息,最终达到骗取钱款或盗刷当事人各类账户财产的目的。
冒充采购物资
骗子冒充军人、消防官兵等,通过电话及各类社交软件,主动联系商户,声称训练、演练活动需要大量购买物资或订餐,诱导商户落入陷阱。
获取商户信任后,诈骗分子提出还需受害人帮忙订购其他物资,但这些物资往往不在受害人的经营范围以内。骗子便提供所谓的“供货商”联系方式,并编造自己不方便直接从“供货商”处订购等理由,要求受害人代劳购买。
这些“供货商”通常由诈骗分子的同伙扮演,而受害人为了保证“大额订单”顺利进行,往往难以拒绝。当商户在与“供货商”联系时,“供货商”便以收取“定金”“押金”“货款”、发票无法报销等为由诈骗商户钱财。
冒充亲友、熟人
骗子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及其熟人的信息,如姓名、电话、社交账号、照片、视频等。
以培训、进修、生病等理由为幌子,或利用AI拟声技术,将自己的声音转变成受害人熟悉的声音,向受害人的社交账号好友(包括受害人父母)群发借钱的消息。
利用某些社交账号好友防范意识低,或心存疑惑,但是碍于亲友关系不好意思直接打电话确认真假的心理,屡屡达到行骗目的。
请务必牢记“三不一多”原则:
未知链接不点击
陌生来电不轻信
个人信息不透露
转账汇款多核实
点赞
收藏关注
上一篇:警惕冒充身份类诈骗
仿冒身份推荐
相关推荐
-
典型案例汇总!带你识破与老人有关的诈骗手法和骗局
养老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,很多老人辛苦劳碌一辈子,攒下钱就...
2024-05-30 -
漫花庄园“420千人脱单交友会”助力甜蜜花海幸福牵手
4月20日,一场千人脱单交友会在成都漫花庄园举办,伴随着成都...
2024-05-30 -
警惕!养老诈骗套路多,帮家中老人捂紧“钱袋子”
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服务老人”“关爱老人” 旗号招摇撞骗...
2024-05-30 -
成都女主播拍摄30多部不雅视频曝光,令人震惊的真相曝光!
引子:近日,成都女主播的不雅视频事件引发了轩然大波。据报道,...
2024-05-30 -
典型案例汇总!带你识破与老人有关的诈骗手法和骗局
养老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话题,很多老人辛苦劳碌一辈子,攒下钱就...
2024-05-30 -
@所有老年人!5个典型案例揭秘“养老诈骗”套路
养老一直都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。但老年人因防范意识薄弱、辨...
2024-05-30